健康生活网

​心桥连高墙,守护 “角落之花”

要闻 来源:晨报之声 21043℃

心桥连高墙,守护 “角落之花”

2025 年 8 月 11 日,浙江省十里坪监狱内少了几分肃穆,多了些许温情。青田县司法局、青田县周大妈帮忙团、浙江观心公益成长支持中心与浙江省十里坪监狱四方携手,在此开展 “心桥再连 爱暖高墙”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亲情帮教活动。观心公益理事长余锋携李巧军、朱红、徐夙窘等心理老师,以专业力量搭建服刑人员与未成年子女间的 “心灵通道”,让亲情成为治愈与改造的力量。

晨光里的牵挂:一场跨越高墙的特殊会见

上午 10 时,第一关押点的会见室浸在柔和的晨光里,格外安静。一名行动不便的服刑人员早早坐在窗边,目光不时望向门口,指尖轻轻摩挲着衣角 —— 他年迈的母亲因身体原因无法亲自到场,特意托付两个孙女带着家乡的讯息来看他。

孩子们走进会见室时,他眼神里满是期待与紧张。没有过多话语交流,眼眶渐渐泛红,紧紧攥着孩子的手,反复用动作传递着 “好好照顾自己” 的牵挂,又轻轻点头,像是在对孩子、也对自己承诺 “一定好好改造,早点回家”。简单的互动里,亲情的温度在晨光中静静流淌。

午后的暖意:多维关怀叩击人心

午后,第三关押点的活动现场,40 余名青田籍服刑人员围坐在一起,一场融合家乡关怀、心理疏导的帮扶活动缓缓展开,用温暖与真诚叩击每个人的心灵。

心理疗愈:用互动、绘画、符号、卡片共筑亲子 “心桥”

浙江观心公益成长支持中心李巧军、朱红、徐夙窘等心理老师带来的是互动环节,成为当天最动人的篇章。“小蜜蜂抓手指” 暖场游戏率先打破沉默,欢快的笑声让服刑人员紧绷的肩膀渐渐放松,亲子间的尴尬氛围也随之消散。

“心中的连接画” 环节,观心公益的心理老师以 “亲情如线,牵挂不断” 为引,轻声引导:“亲子间的关系就像一条看不见的线,无论距离多远都紧紧相连。大家不用画复杂画面,只需选一个符号,把这份‘连接’画出来就好。” 现场亲子纷纷拿起画笔,有人画了缠绕的双螺旋,象征彼此密不可分;有人画了两端系着爱心的直线,代表牵挂无间断;还有人画了相互勾连的圆环,寓意亲情循环往复、永不消散。简单的符号里,藏着亲子间最质朴的情感联结。

欧卡互动环节,心理老师引导亲子各抽两张卡片,分别代表 “现在的自己” 与 “眼中的对方”。有孩子认真挑选后,举起 “登山” 与 “钓鱼” 两张卡片,用眼神示意老师,在老师鼓励下轻轻点头,以卡片传递 “现在愿克服困难、过去曾偷懒” 的成长心意。一旁的父亲虽未开口,却始终眼含热泪望着孩子,眼神里的愧疚与欣慰交织,未说出口的心意在目光交汇中悄然传递。

最动人的莫过于 “连接之桥” 共创环节。心理老师提议:“大家可以把刚才抽到的欧卡图案,当作‘桥’的一部分,画在纸上。” 不少家庭立刻行动起来:有的将 “登山” 卡上的山路画成桥的台阶,寓意和孩子一起跨越困难;有的把 “钓鱼” 卡上的湖面画成桥下的流水,象征告别过去、迎接新开始;还有家庭将欧卡上的 “阳光”“牵手” 图案融入桥身,让 “心桥” 满是温暖意象。亲子们一边参照欧卡勾勒线条,一边小声商量颜色搭配,原本沉默的氛围被轻声交流取代,一张张 “欧卡心桥”,成了亲子情感最直观的载体。当作品完成时,无需过多言语,一个拥抱、一双含泪的眼睛,便让亲子距离悄然拉近。

机制共建:为 “回归” 铺好路

活动间隙,青田县司法局与十里坪监狱召开专项座谈会,就加强信息沟通、优化帮教流程、做好刑释人员衔接帮扶等工作深入交流。

长效守护:让 “角落之花” 向阳开

此次活动,是青田县司法局 “角落之花” 守护工程的重要内容。该工程以 “法育青蓝” 专项行动为牵引,构建 “司法行政牵头 + 部门协同 + 公益助力 + 社会支持” 的帮扶体系。

夕阳西下,活动接近尾声。孩子们抱着融入欧卡元素的 “心桥” 画作,挥着小手与父亲道别。这场跨越高墙的亲情之约,让服刑人员感受到家庭牵挂与社会期待,也让特殊家庭的孩子知晓:他们从未被遗忘,爱与希望始终都在。未来,青田县将继续深化多方协作,让 “心桥” 越建越宽,让更多 “角落之花” 在关爱中向阳生长。

本次活动感谢“晨缘创享”及中国晨报融媒体中心支持。

浙江观心公益成长支持中心(供稿)

本文内容转载自:晨报之声,原标题《​心桥连高墙,守护 “角落之花”》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